“每次吸入藥物后,要屏住呼吸10秒鐘,才是有效吸入。”2021年12月30日下午,溫州市人民醫院婁橋院區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咳喘藥學門診,主管藥師陳鼎文正在指導一名慢阻肺患者正確用藥。這是該院開出的第二個藥學門診。
從2018年到2021年,國家衛健委在推進藥學門診服務上動作連連。先是委托中國醫院協會編制《藥學服務標準》,又聯合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等6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接著,發布《關于印發醫療機構藥學門診服務規范等5項規范的通知》,藥學門診越來越受到重視,也越來越規范化。
首個門診瞄準孕產婦這一特殊群體
每周二下午信河院區、每周四上午婁橋院區,這是目前溫州市人民醫院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藥風險評估與溝通藥師專科門診的時間。但實際上,除了門診時間,該院藥劑科主任、主任藥師熊建華也在為孕產婦解答各種用藥問題。“門診時間畢竟有限,而在用藥問題上,孕產婦表現相對焦慮,因此想快速幫她們解決問題。”他這樣解釋。
至于為什么首個藥學門診會選擇孕產婦這一群體,熊建華說,作為一家主打婦產特色的醫院,每年這塊的門診量超十萬人次,其中不少孕產婦存在用藥問題,她們需要專業的評估與指導,這個量很大。在此背景之下,藥師專科門診應運而生。
無獨有偶,溫州市中心醫院也對準了孕產婦這一特殊人群,開出了孕期及哺乳期藥物咨詢門診,每周二下午由藥師坐診,為孕產婦指導用藥。
從目前的就診情況來看,較多為在不知自己已懷孕的情況下服用了藥物,想了解藥物是否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但其實,我建議每名用過藥物,甚至在孕前三個月的孕婦都應過來進行一個用藥評估,這里的藥物包括葉酸等孕期補充性藥物。”熊建華曾經接診過一名20來歲的孕婦,從備孕開始便一直服用復合維生素,還是國外代購的,價格不便宜。可當他看到具體成分時,發現葉酸含量非常低,無法滿足孕期葉酸補充量。還有一名正在治療的癲癇患者,她需要的葉酸含量相較于普通孕婦更多,也是因為缺乏正確的用藥指導,導致葉酸補充量一直不夠。
“焦慮”是幾名藥師對就診孕產婦情緒的一致描述。“她們會擔心問得不夠仔細,通常由家人陪同前來。有的孕婦過于擔憂,反復詢問,給出了評估之后,她們還是無法釋懷。”溫州市中心醫院副主任藥師胡黎川說。
而孕婦一進門就哭,在熊建華眼里已成家常便飯。“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藥風險評估與溝通藥師專科門診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劃分越來越細致是發展趨勢
2021年5月,溫州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咳喘藥學門診正式開診。每周一、四下午設在婁橋院區,目前,月均就診量在10余人次。
就診量不大,其中大部分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轉診過來的,但該門診負責人陳鼎文還是肯定了門診成立的意義與重要性。她說,目前,全國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為13.6%,總患病人數近1億,哮喘患者超過3000萬人,且發病率每年還在上升。其中,慢阻肺、哮喘患者需要長期使用帶有特殊裝置的吸入藥物,而吸入裝置的正確使用對于疾病的治療尤為重要。有研究顯示,吸入裝置的錯誤使用率高達85%-90%。面對五花八門的吸入裝置,患者往往存在較多用藥問題沒有被及時發現與解決,錯誤使用吸入裝置導致哮喘或慢阻肺未能控制或急性加重的現象。錯誤用藥不僅導致患者用藥無效,增加疾病的復發率,還會增加其經濟負擔。
“不夸張地說,我見過的慢阻肺與哮喘患者,就沒幾個是能完全正確用藥的。”陳鼎文會隨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一起查房,正是在一次次的查房過程中,她發現了患者用藥指導的缺乏。